《星空》于 2023 年 9 月 6 日上线。可以说,它会是当时规模最大的游戏发布之一。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提到独立游戏开发者往往过分看重发布日期,在 3A 大作同期上线时过于谨慎。而在今天这篇博客里,我想聊聊《Chillquarium》—— 这款游戏尽管和《星空》同一天上线,却依然表现不俗。

我就是想告诉大家:在大作发布期间上线,并非徒劳之举。

小而美的《Chillquarium》

发布日期:2023 年 9 月 6 日(和《星空》同一天!)

《Chillquarium》是一款可爱到犯规的像素风增量游戏,玩家在游戏中经营一个鱼缸。它和《星空》同一天上线 —— 你看,就是 9 月 6 日!

这款游戏由本・雷伯(Ben Reber)一人开发,历时 21 个月,是他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心血之作。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位勇敢的开发者,是如何将并不出众的愿望单数据转化为成功的 —— 哪怕他选择在今年最重磅的游戏发布当天上线自己的作品。

我联系上了开发者本,想问问他是怎么做到的。

上线前数据平平

“临近上线那周,我的愿望单大概有 5200 个(在‘最受期待’榜单上排第 2334 名)。其中,约 1300 个来自新品节(NextFest),剩下的几乎全来自 Reddit。我报名了很多游戏展,但一个都没入选;还发了大概 24 条 TikTok 视频,却没有一条的播放量超过 3000。”本说到。

那开发者本到底为什么要选在《星空》上线那天发布自己的游戏呢?

“我查看了 Steam 数据库的发布日历,想选一个没有太多游戏发布的日子,最后选了 9 月 6 日 ——《星空》正式上线的那天。似乎很多游戏都怕撞上《星空》,所以 Steam 那天的游戏发布量明显少了很多。”

“我觉得我的游戏在正常情况下不太可能脱颖而出,所以不妨冒个险。我是这么想的:我不求在大众视野里拿第一,只求能‘挤上这班车’。”

本的这个策略灵感来自我的一篇博客,那篇文章讲的是 “不必害怕和 3A 大作同期上线”。当时我还为那篇博客做了个梗图 —— 而这个策略真的奏效了!

那天,《Chillquarium》和《星空》基本上是仅有的两款新发布游戏。

5000 个愿望单、“最受期待” 榜单第 2334 名,这样的数据通常不足以登上 “热门即将推出” 列表。但当其他开发者都怕撞上《星空》而退缩时,竞争场被清空了,Steam 的算法总得找些游戏放进这个列表 —— 于是机会就来了。

上线时发生了什么?

“上线前约 30 小时,我的游戏登上了‘热门即将推出’列表。结果一天之内就新增了 1900 个愿望单,这太惊人了 —— 几乎是我之前单日最高新增量的 6 倍。周三中午我点击了‘上线’按钮,还在 Discord 服务器里呼吁大家帮忙,希望能尽快达到 10 条评论的门槛。上线后约 20 分钟,游戏就登上了‘新品热销’列表,而且在上面待了整整一周。”

“新品热销” 列表的算法是这样的:只要你的游戏达到某个神秘的销量和同时在线人数门槛(具体数字是 Valve 的机密),Steam 算法就会把它放进这个列表。游戏会一直待在列表里,直到有新游戏加入,把老游戏挤下去。

正因为除了本之外,其他开发者都害怕和《星空》竞争,所以《Chillquarium》在 “新品热销” 列表里待的时间更长 —— 没什么新游戏来挤它。

看这张截图!《Chillquarium》和《星空》就排在这个列表里。

要说明的是,“新品热销” 本质上是个 “先进先出” 的队列,新游戏会把最老的游戏挤掉。这张截图不代表《Chillquarium》比《星空》排名高,只是因为《星空》比《Chillquarium》早上线几小时,所以位置更靠后而已。

探索队列的助力

本给我看了流量图表:首页带来了 15 万次访问,但探索队列的作用更猛 —— 截至当时已经带来了 30 万次访问,而且之后每天还能带来约 1 万次访问。

图表里的浅绿色线代表探索队列,它对提升游戏曝光度的作用太显著了。

游戏从 “新品热销” 列表下来后,主播们还在继续玩《Chillquarium》。下面这张图表里的每一次峰值,都对应着主播的直播。注意看,探索队列的流量峰值比视频观看量峰值晚一天 —— 这是因为 YouTube 带来的流量之后,探索队列才会跟进推荐。

总销量

发布后第一周,《Chillquarium》的愿望单新增量(减去取消量)约为 3.3 万个,购买和激活量约 5000 次,转化率约 15%。大部分销量并非来自愿望单激活,而是玩家直接购买。第一周,游戏销量略超 2 万份。

截至 10 月 22 日,总销量接近 3.5 万份,其中约 8500 份来自愿望单激活和礼物赠送。

“我的 Discord 服务器从发布前的 300 人,涨到了现在的近 2000 人。”

Reddit 营销

发布前,本把 Reddit 当作主要的曝光渠道。

“我对 Reddit 推广的头号建议是:找优质的小众社区发帖。这些社区(用户数大概在 25 万以下)规模不够大,发帖子很难火到首页、带来几千个愿望单,但好处不少:发帖量少,用户对‘推广内容’没那么反感,帖子被删的概率低得多。我只有两条帖子被删过,分别是在 r/gaming 和 r/aquariums(这两个社区有 60 万用户)。”

哪些社区对他有效呢?

  • r/shrimptank(虾缸社区):在帖子里说要在鱼缸游戏里加虾,大家很兴奋 —— 他们平时很少看到相关游戏,很乐意自己喜欢的东西被收录,还会给你提反馈。
  • r/incremental_games(增量游戏社区)
  • r/gachagaming(抽卡游戏社区)
  • r/aquarium(鱼缸社区)

为什么可以和 3A 大作同期发布?

人们说不要和 3A 大作同期发布,理由是:主播和媒体都会忙着玩那款 3A 大作、讨论它,根本没时间理会你的小破游戏。有位主播就发过帖子表达这种观点 —— 但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原因有四点。

原因 1:媒体很少报道独立游戏,就算报道了影响也不大

根据我的经验,一篇非常好的媒体报道最多能带来 1000 个愿望单,通常只有 500 个,甚至低到 150 个。

而《Chillquarium》登上 “新品热销” 列表后,获得了 75 万次曝光和 4 万次页面访问(点击率 2.5%)。

没有任何媒体报道能达到这个数据。

所以,如果你有两个选择:

A. 选一个没有 3A 大作的普通日子,可能会得到更多媒体报道,但要和其他独立游戏竞争 “热门即将推出” 和 “新品热销” 的位置;

B. 选一个可能没什么媒体报道的日子,但因为竞争对手少(只有那款 3A 大作),大概率能登上 “热门即将推出” 和 “新品热销” 列表。

Steam 带来的曝光远超其他渠道,所以我会选能最大化 Steam 曝光的选项。

再次强调:媒体很少会报道小体量独立游戏。

原因 2:大型独立游戏主播根本没玩《星空》

主播的影响力很大,他们能帮你提升愿望单和销量。人们以为所有主播都会去玩《星空》,但事实并非如此。

下面这 6 位主播,经证实都能给小型独立游戏带来显著的销量和愿望单增长。我查了他们玩《星空》的次数,结果如下:

  • Wanderbots:只玩过 1 次《星空》(他还提到自己平时不播 3A 游戏,这次是个例外,因为他生病了,嗓子不舒服,正好用《星空》的配音来撑场面)
  • Sodapoppin:从没玩过《星空》
  • Splattercatgaming:从没玩过《星空》
  • Iron Pineapple:从没玩过《星空》
  • Northernlion:从没玩过《星空》
  • Retromation:从没玩过《星空》

再看看玩过《Chillquarium》的主播:

  • Blitz(400 万订阅):没玩过《星空》,但玩了 5 次《Chillquarium》,总观看量 83.2 万次!
  • DangerouslyFunny(248 万订阅):没玩过《星空》,玩了 3 次《Chillquarium》,总观看量 82.4 万次!
  • MaxPalaro(257 万订阅):没玩过《星空》,玩了 1 次《Chillquarium》,观看量 12.5 万次!

显然,玩《星空》的主播和会玩你的独立游戏的主播,重叠度很低。看起来好像所有人都在聊《星空》,但游戏市场大得很 —— 就算是《星空》这样的大作,在每天玩家玩的所有游戏里也只是沧海一粟。

原因 3:其他开发者都太胆小了

我知道这听起来像夸张,但有证据表明,除了本之外,其他人都怕《星空》。

西蒙・卡莱斯和他在 Game Discover Co 的团队做了个工具,能统计 Steam 上所有游戏的发布数据,并用一系列指标算出游戏上线前后的 “热度值”—— 数值越高,热度越大。

《星空》上线前的热度值是 143629。

作为对比,《城市:天际线 2》的热度值是 54302。

而《Chillquarium》的热度值只有 186。

通过每周所有上线游戏的热度值总和,我们能看出当周有多少 “大作” 上线。

9 月各周的数据如下:

2023 年 9 月周数当周所有上线游戏的热度值总和备注
第 1 周162100《星空》和《Chillquarium》上线的那周
第 2 周27200又是非常冷清的一周,看来大家是真的怕《星空》
第 3 周248500有《猛兽派对》《收获日 3》《匹诺曹的谎言》《真人快打 1》等大作上线
第 4 周49400依然冷清,看来大家都觉得第 3 周更安全,第 4 周太远了

第 1 周的 162100 看起来很高,但去掉《星空》的 143629,那周其他游戏的热度值总和只有 18471。

除了《星空》,那周几乎没有其他大作上线。

全 Steam 平台,只有 Steam 冬季特卖那周的热度值比这低(2800),因为特卖期间商店首页全是折扣,基本没游戏会选择在这时上线。

非特卖周里,只有 6 月第 1 周的热度值更低(18100),可能是因为大家都在休假吧。

整个游戏行业都太怕《星空》了,连 9 月第 2 周都没人敢上线,导致那周的热度值异常低(27200)。

简言之,《星空》上线后的两周里,敢上线的要么是不知情的开发者,要么是胆子大、脑子活、没被 3A 大作吓住的开发者。

要知道,“热门即将推出” 和 “新品热销” 列表各有 12 个位置。你不需要成为最火的游戏,只要挤进前 12 就行。

题外话:第 3 周的热度值高达 248500,因为《猛兽派对》《收获日 3》《匹诺曹的谎言》《真人快打 1》都选在那周上线。我猜它们都是看到《星空》后,把上线时间往后推了两周,结果反而跳进了一个竞争更激烈的周 —— 还不如坚持在 9 月第 1 周上线呢。

原因 4:Steam 的体量极大

很多人都没意识到游戏行业有多庞大。Steam 上每天的同时在线玩家几乎有 1000 万,他们都在积极玩游戏。

这是《星空》的历史同时在线人数:最火的一天是 9 月 10 日(周日),Steam 上有 330723 名玩家在玩。

在 Steam 数据库上,你能看到 Steam 平台所有活跃玩家(即正在玩任何游戏的玩家)的总数。

9 月 10 日(周日)那天,有 9785353 人在玩游戏。数据是这样的:

9 月 10 日,96.6% 的玩家都没在玩《星空》。我敢说,其中有些人会愿意玩你的游戏。事实上,当时有 1373 名玩家(占 Steam 总玩家的 0.0145%)在玩《Chillquarium》,而这款游戏给开发者带来了不错的收益。

最重要的经验教训

按照目前的规则,决定你能否登上 “热门即将推出” 或 “新品热销” 列表的关键因素,不是你要和多大的游戏竞争,而是同期上线的游戏总数。这两个首页模块是按发布日期排序的,不是按愿望单总数。

我见过有些游戏上线前有 10 万个愿望单,却没登上 “热门即将推出”,就因为那周上线的游戏太多,列表里根本没位置。

所以,去看看 Steam 数据库的发布日历,别管有什么大作上线,重点关注那周有多少 “粉丝数超过 700” 的游戏要上线(这些游戏很可能会挤占 “热门即将推出” 的位置)。

你可以按自己的想法来,但如果你的游戏愿望单数据一般,不妨反其道而行之,选在 3A 大作上线那周发布。就像我展示的,大多数游戏都会被 3A 大作吓跑,留下一片空旷的竞争场。

当然,别指望光靠榜单位置就能卖出和《Chillquarium》一样多的份 —— 这款游戏本身非常出色。像 Blitz 和 DangerouslyFunny 这样的大主播,都在自己的数百万订阅频道里多次直播这款游戏。很少有游戏能有这种待遇。

而且《Chillquarium》是一款点击 / 增量游戏,这类游戏的同时在线人数通常很高,因为它们的设计就是让玩家开着游戏,看着数值增长。这类游戏的平均游玩时长很长,而 Steam 算法会奖励这种特性。增量游戏是个非常有潜力的品类。

总结

最后,再重温一下本的这句话,我很喜欢:

“我觉得我的游戏在正常情况下不太可能脱颖而出,所以不妨冒个险。我是这么想的:我不求在大众视野里拿第一,只求能‘挤上这班车’。”

原文:The other game that succeeded during the Starfield launch – How To Market A Game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