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天胡开局,结果上却坐吃山空的经典故事。过去,《失落之魂》承载了许多玩家和开发者的希望。现在,要不是前员工的爆论,早已被人忘记。

想不到一直以来仅在小范围内有些名声的《失落之魂》,在2月底的时候,以一种戏剧化的形式成为了这个月恶名最高的游戏。

这个叫做vivian或者vva的前员工,被人截图指出发表了一些种族歧视、政治正确的言论。遇到这种言论,网友自然是一片口诛笔伐。因为一个员工就丢尽了脸面。这暴露出了制作组在管理方面相当缺位,也部分解释了游戏做了这么久却还没有发售的原因。然而,曾经的《失落之魂》不是这样,它曾是国产游戏的希望之心······

距离《失落之魂》的视频横空出世已经快10年了

彼时,国产单机游戏(独立游戏)还处于懵懂状态,一群人还在讨论为什么中国网络游戏这么强了,单机游戏还是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如果你感兴趣的话,我们至今还能在知乎之类的地方一睹这些讨论的盛况,几乎每一个在当时或大或小有些作品的人或团队都卷入其中。

当这些拿着数十万预算在高谈阔论中国什么时候会有3A,什么时候会有自己的《刺客信条》和《战神》的时候,杨冰,未来《失落之魂》团队的创建者和制作人,凭借着优秀的宣传视频,以及来自索尼中国之星项目的扶持,给许多人都打了一针强心剂——我们离3A游戏不远了。

然而,这只是当时的玩家和开发者的一厢情愿。

即便是腾讯,也只是之后的几年中,通过旗下的NEXT工作室,陆续开发并发行了诸如《死神来了》、《彩虹坠入》、《只只大冒险》、《疑案追声》这样的中小成本游戏(其实按照腾讯的人力成本来讲这些游戏的预算足够养活好几个较大的国产独立游戏团队了)。

而索尼中国之星的扶持似乎也并不上道。截止目前共有3期,数十个接受扶持的项目中,能得善终的一只手就数的过来。

是我们的开发者太弱?还是这个市场根本不足以支撑这些游戏的存活?

要说当时还有可能,至于现在,没人会信。

也正是如此,在《黑神话:悟空》之后,舆论关心的话题从“什么时候中国也有3A游戏”(舆论在这里有非常不负责的地方,只有3A游戏是游戏,网游和小游戏之类就是垃圾了?),变成“下一个大卖的国产3A游戏会是哪个”。而那些堕落的游戏,一定会成为众矢之的。

堕落有很多种方式,做了好久持续难产是一种,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情是一种,无法坚守初心是一种。好巧不巧,在《失落之魂》即将发售前夕,许多黑料集中爆发,仿佛这个项目就是个五毒俱全的烂东西了。

《失落之魂》真的有那么糟糕吗?

让我们先把vva的恶毒言论放在一边,在为数不多的《失落之魂》官方视频中,游戏的进步是清晰可见的。

但是,它太慢了。

在这个追求效率和速度的世界里,慢是一种原罪。随着时间的增加,开发者会变得迷茫,玩家会转移注意力,原先那些引以为傲的元素也会慢慢变得稀疏平常。

《失落之魂》正是如此,第一部宣传片引来了许多对国产游戏怀有憧憬的玩家。可时过境迁,原先的重要参考之一《最终幻想》已经跌落神坛,《鬼泣》也已经成为了停留在上个世代的老玩意儿。而玩家,在受到一系列成功国产游戏的鼓舞,特别是在《黑神话:悟空》的带动下,民族情绪极度高涨,特别需要一些能讲中国故事的大型游戏。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不是vva,《失落之魂》几乎不会成为玩家的焦点。

另外,制作组太穷了。

一个成立超过8年的工作室,常年维持在30~40人的规模。放眼国内能在这个规模下纯投入毫无产出的工作室几乎没有,怎么也谈不上穷吧。然而,不时爆出的欠薪,以及已知的几次大返工,制作组显然已经在财务方面没什么办法了。即便《失落之魂》在组建团队时有一个可观的预算,但分散到这么多年后,也只能是一个平均以下水平。

具体到个人,还要面对职业生涯和生活水平提升的需求。所以,这样的制作组又有什么魅力让人持续付出呢?《黑神话》之前,《失落之魂》确实是独一档,众人或许还有盼头。事实上,原本也准备在这个阶段发售的,但由于各种原因,还是拖到了2025年——已经有好几个类似的游戏等在那里,而它们还有中国故事。

这是一个天胡开局,结果上却坐吃山空的经典故事(无论制作组是否或者多么努力,结果就是如此)。至于是谁在吃,以后自有公论。

《失落之魂》真的会彻底失败吗?

目前来看,索尼安排的档期和定价较为理智。不过,5月30日虽然避开了竞争激烈的暑期档,但仍要面对《毁灭战士》和《艾尔登法环 黑夜君临》两款强势游戏。59.99美元的定价则位于两者之间,偏贵,但肯定不是个错误。

至于游戏能不能卖个100万份赚个回本(算上打折,恐怕要150万份以上),就看后续这款游戏的质量吧。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