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经常浏览苹果商店,大概率在推荐位见过2只蹦跳的兔子 —— 那是太小白的早期作品《喜欢和你在一起》。没有复杂系统,不用读剧情,只需指尖操控2只兔子互相追逐,凭着治愈的画风和音乐,成了当年的小爆款,连带着像是《风子》、《我不是蠢驴》,这些同为太小白作品,但是没被推荐的游戏也跟着冲上下载榜。

十年过去,手游行业从 “随便做个小游就能被看见” 的红利期,变成了 “每天上百款新游竞争” 的红海。同期的个人开发者要么组队成立工作室,要么转行做了运营、策划,只有太小白还在一个人对着屏幕画动画、写代码。如今他带着新作《不要打扰我的美梦》回归,主角从兔子变成了一只总在做梦的狗,玩法也换成了纯动画驱动的点击解谜 —— 没有一句文字,连 Demo 里的两关都磨了整整一年多。
我们和太小白聊了一个多小时,从十年前的流量红利聊到现在的 AI 辅助开发,从 “怎么用动画讲清楚一个故事” 聊到个人开发者的生存现状。他的故事里没有爆款神话,只有一个创作者对 “做自己喜欢的东西” 的执拗,以及在行业变化中慢慢找到的新节奏。

为了让全世界看懂,他试着删掉了文字
做《不要打扰我的美梦》时,太小白有个很明确的目标:“做一款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都能玩懂的游戏。”
“我更希望玩家在探索中撞见惊喜。” 太小白补充道。比如 Demo 第二关里,玩家需要让三幅画联动:先让太阳画 “下雨”,再用风画 “吹走云”,最后解锁剧情。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文字提示,全靠动画引导玩家 “试错”—— 而这种 “发现的乐趣”,正是他最想传递的。

这个想法源于他过去做手游的经历 —— 翻译成本高不说,不同文化背景的玩家对文本的理解还容易有偏差。既然如此,不如干脆用画面代替文字,让游戏成为跨越语言的载体。
但这个决定意味着巨大的工作量。
“我以前没做过纯动画游戏,一开始画得特别僵硬。” 太小白笑称,后来翻了不少老动画找感觉,才慢慢摸到窍门。“这个项目从去年就开始做了,想法自然是积累了不少,练习也是海量的。感兴趣的话可以翻翻我的微博,很多内容都发在上面”。

十年磨 “游”:个人开发者的坚持与妥协
从《喜欢和你在一起》到《不要打扰我的美梦》,太小白的游戏始终带着 “绘本感”,简单、温馨,却有自己的风格。这十年里,他一直坚持个人开发,理由很直白:“自己做比较自由。”
比如《不要打扰我的美梦》里的狗,其实是他上一款游戏角色的 “复用”—— 从形象设计到动画逻辑,都在之前的基础上迭代。“能复用的就复用,不用每次从零开始,既能节省时间,也能让角色有延续感。” 他说,这种 “慢慢来” 的节奏,让他在快节奏的行业里,守住了一点自己的步调。
但个人开发的难处也很现实。特别是游戏的发行存在很大的挑战,之前的一款游戏由于与发行合作不欢而散,最后只能暂停。“目前还是先把游戏内容做好吧,无论自己发还是找发行,核心还是游戏要好玩。”《不要打扰我的美梦》在Steam新品节获得了2600多个愿望单,对他来说,算是“意料之中的”,至少说明目前游戏核心玩法还是有人喜欢的。

作息上,他也没有严格的 “工作时间”:每天睡到自然醒,坐在电脑前画动画、调代码,晚上觉得差不多了就休息。唯一的 “困扰” 是手机 —— 放在旁边总忍不住刷会儿视频,打断注意力。“以前能一整天专注做一件事,现在不行了,但好在社交少,没人打扰,做起来还算安逸。”
他总说自己是 “创作者”,不是 “商人”:“赚钱肯定想,但如果做的东西自己都不喜欢,根本坚持不下去。” 哪怕 “绘本风格” 的游戏受众不算广,他也愿意慢慢磨,“至少扔出来的东西,是我真正想做的。”
AI 成了 “半个程序员”:个人开发者的新杠杆
聊到 AI,太小白的话多了起来 —— 这是他做《不要打扰我的美梦》时,最大的 “意外收获”。
“美术我不用 AI,自己画控制力更强,但代码这块,AI 帮了我大忙。” 他说,这款游戏的代码几乎全是 AI 重写的。去年他就做出了三关的雏形,但觉得玩法逻辑不够灵活,试着让 AI 帮忙优化:从关卡触发机制到动画衔接,甚至一些自己没考虑到的细枝末节,AI 都能帮他想到。
“以前我写一个功能可能要一周,现在 AI 几分钟就能出初稿,我调一调,一两天就能用。” 太小白坦言,自己的编程基础不算好,但 AI 补上了这块短板。现在游戏里 50% 的代码都有 AI 参与。
在他看来,AI 不是 “取代开发者”,而是给个人开发者提供了新的 “杠杆”。“现在每天上架的游戏太多了,个人想突围,必须提高产能、降低成本。” 他计划继续使用AI,说不定节省下来的时间能给《不要打扰我的美梦》增加更多关卡。
“以前靠流量红利,现在靠AI红利。” 太小白说,“AI 能帮我把更多时间花在想创意上,而不是纠结怎么实现,这对个人开发者来说太重要了。”

结语:慢慢来,总会有人懂你的美梦
采访快结束时,我们问太小白,有没有期待过《不要打扰我的美梦》成为 “爆款”?他摇摇头:“没想那么多,先把六关做完,让玩家能完整体验一只狗的梦境就好。”
就像他游戏里的那只狗,不管被蜜蜂打扰、被云朵遮挡,始终在坚持睡一个好觉;太小白也在自己的节奏里,慢慢打磨着那些没有文字、却充满温度的小动画。
在这个追求快节奏、高流水的游戏行业里,这样 “慢吞吞” 的坚持或许不够 “精明”,但总有人会愿意花半小时,陪一只狗做一场不被打扰的美梦 —— 就像十年前,有人愿意反复玩两只兔子的追逐游戏一样。
游戏DEMO已经可以在STEAM试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