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使用《宝可梦睡觉》这款应用已经大半年了。和许多用户一样,我会抱怨应用中捕获和培养宝可梦是一件非常缓慢的事情。然而,即便如此,我也还在继续使用,甚至它正在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作为一个参与过多款游戏化应用的设计师,我不禁思考,是什么样的魅力让我持续使用《宝可梦睡觉》。

如果你还不太清楚这款应用是什么,可以先看看这段官方介绍。如果已经了解,就直接往下翻来看看我的想法吧。

应用是通过侵入用户的生活而实现价值的

我认为,一款应用或者游戏的价值取决于它对用户生活的入侵程度。一定要有衡量指标的话,那就是用户的使用时长和打开频率。也就是说,使用时间越长,打开频率越高,那么这个应用的价值也越高,这同时还会让其他应用变得没有价值,因为一个人一天一共就这点时间。

游戏化应用,或者对一个已有应用中的某些部分做游戏化改造,其目的之一就是提高这些指标。比如我们经常拿来举例的支付宝的蚂蚁森林就是如此。

而这两年被更多提起的则是拼多多的多多果园。虽然电商最终比拼的还是流量、价格、质量这些应用之外的东西,但是借助高度占据用户时间的多多果园,比起淘宝那一派主打佛系的游戏化应用,显然更容易占据用户心智,并以此沉淀流量向其他商品导流。

《宝可梦睡觉》又是如何侵入生活的?

在《宝可梦睡觉》中,先不提上文提到的抱怨,能做的无非就两件事,睡觉和吃饭:通过睡觉遇到宝可梦,再通过吃饭提高卡比兽等级遇到更多宝可梦。

这两件事也正好对应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每天早上都能邂逅不同睡姿的宝可梦”,还有“看看这次又能做出什么样的宝可梦美食”的愿望之下,你或许就会不自觉地开始用起这个应用来了。

当然,从反对者的角度而言,完全可以否认这两者的吸引力。如果这个应用不是宝可梦主题,而是一个原创的什么东西,就又要花费大量时间去教育用户了。而这些用户恰恰缺少的就是耐心(时间)。这类困境在同类产品中普遍存在,又要玩法不一样,又要内容不一样,比如《口袋植物》,一款计步器应用,因为玩法复杂而花费了大量时间教育用户如何使用。

反过来讲,只要你知道宝可梦,就很容易被这个系列永远的主题“捕获宝可梦”所吸引,剩下要做的事情就是怎么抓了。

所以,与其说《宝可梦睡觉》如何侵入生活,不如说“宝可梦”如何侵入生活,以至于出现了这样的应用,不需要太多的用户教育,就能让用户立刻建立起使用目标。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游戏化应用不会试着去凭空创造需求,只是基于主应用本身的应用场景去做一些改造。

游戏化应用需要侵入生活多深?

作为一个应用,《宝可梦睡觉》提供了睡眠监测和闹钟的功能。而闹钟算得上半个必需品,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闹钟顺便做了些睡眠监测的事情。

更进一步,我们会发现许多游戏化应用都以闹钟为切入点——提醒你喝水,提醒你运动,提醒你要工作了,提醒你不能看手机······我甚至有一个有趣的观点,一个用户对游戏化应用的接受程度取决于他对闹钟的依赖程度,依赖程度越高,那就越能接受游戏化应用。从这个角度来讲,游戏化确实是非常适合去做一些驯服、训练之类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像《专注森林》这样反人性的应用能够广泛流传的重要原因。

人们因为把一些自然行为视作陋习,不自觉地想寻找外力帮助,而又不想那么痛苦,就想尽办法让这个过程更有趣一些。

所以,从这角度而言,游戏化应用介入生活多深,应该取决于用户需要多大程度的辅助。这一点应该是由用户自主决定的。开发团队只是给出能深能浅的一种工具而已。

我为什么还在使用《宝可梦睡觉》?

我是宝可梦粉丝,同时需要一个闹钟每天叫我起床,我也很喜欢抓宝可梦那种感觉。

仅此而已。

至于它成长缓慢,我会持续抱怨。但必须承认,至今为止没有哪个宝可梦游戏能让我每天打开,《宝可梦睡觉》这款应用却做到了。

游戏化应用的展望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应用入侵生活,可是游戏化尝试却有止步不前的趋势。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点:

  • 以计步、闹钟为代表的几个重要常用场景已经有成熟的游戏化应用,后入者进入门槛较高。非此类场景则不得不面对用户无法持续的情况。
  • 应用本身生命周期过短、侵入生活失败或被其他“超级应用”(比如支付宝、微信)吃掉应用场景,导致游戏化缺少生存条件。
  • “超级应用”中的游戏化尝试同质化严重。因为被广泛接受的概念就那么几个,大部分都是种树、种菜、养鸡等等。
  • 比起游戏化,一款应用在成熟之前有许多性价比更高的方式拓宽或加深自己的应用场景。

《宝可梦睡觉》提供了一个借助超级IP的例子。但这种例子并不好,因为超级IP和超级应用没有太多区别,就像微信自己做个什么东西,稍微给点流量也会超过99%的同类产品。

所以,游戏化的未来在哪里?

一方面,老生常谈,做一些替代品,以及更加本地化,搞一些当地特色的内容。这方面就不再赘述了。

另一方面,借助MR设备,确实可以把更多生活中的刚需场景游戏化,甚至直接变成游戏。比如下面的视频。

MR的使用方式是极度侵入生活的,也正因为此,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用来改造生活的。像扫地这种极度无聊又非常日常的事情,改造成视频这样绝对是一个不错的创意。

当然,以现在MR的装机量,这些应用什么时候能成为大众应用还是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如果关于游戏开发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加入我们的QQ群:616764474。

当然,也请关注公众号:千猴马的游戏设计之道,接受我们最新的推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