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哈迪斯 2》和《Megabonk》都属于独立游戏,但实际上两者根本不在同一层级。暂且不论早期测试阶段的差异:一款出自广受好评的工作室,是定义流派之作的续作;另一款则由独立开发者独自负责从推广到设计的大部分环节。前者从构思之初就已获得资金支持、媒体报道资源和商店显眼推荐位;后者则完全依靠口碑传播才获得关注。
以下是 2025 年一些最具独特风格的游戏,它们的创作者要么突破了品类边界,要么在缺乏传统资源支持的情况下脱颖而出。
《折言And Roger》
这款游戏在短短一小时内蕴含丰富内容,但也正是这一特点可能使其无法获得主流奖项的认真考量。《折言》是一款叙事冒险游戏,讲述了一对老年夫妇的故事,其中一方患有痴呆症。这一主题本身颇具挑战性,但游戏处理痴呆症的精妙之处在于形式与主题的融合。
游戏中的任务操作很简单,但玩家需要按正确顺序记住动作才能知晓执行这些任务所需按下的按钮。《折言》的游玩体验令人沮丧,但这正是游戏的初衷。这款令人心头一震的游戏可能会让人们想起 2020 年的《Florence》。

《Nubby’s Number Factory》
一款画面粗糙的游戏有可能赢得年度游戏吗?从以往的提名情况来看,我对此持怀疑态度。但许多待发掘的纯正独立游戏并没有足够资源投入到所谓的 “打磨” 上。《Nubby’s Number Factory》的画面宛如 90 年代的学校作业,出自 “用户界面杀手” 之手 —— 满屏都是系统字体,图片像是用画图软件拼接而成。
但在这种刻意为之的美学风格背后,是一款兼具弹珠台玩法和 “数值变大” 核心机制的硬核游戏。你会沉迷于撞击钉子的乐趣,无法自拔。《Nubby’s Number Factory》是我们许多人怀念的互联网时代的理想化体现 —— 那个尚未被同质化和劣质化摧毁的时代。
注:这款游戏甚至没有中文。

《蚀之境Eclipsium》
《蚀之境》是一款艺术风格恐怖游戏 —— 这一类型本身就被视为小众 —— 玩家在游戏中大部分时间都在行走和观察。这意味着,关于《蚀之境》的讨论有一半会是令人反感的争论:它是否真的算得上一款游戏,以及这款游戏是否值得付费体验。但《蚀之境》及其超现实的画面值得一试,至少能让你体验到探索暗网深处的感觉。

《Öoo》
《Öoo》的设定简单却被发挥到极致,能让玩家体验到成为天才的快感。你的目标就是引爆物体,为此游戏完全不使用文字说明或提供操作指引。但当加入隐藏路径和数百种与爆炸物互动的方式后,这个简单的概念被提升到了令人惊叹的高度。
可以说,它是这份榜单中相对传统的选择,但这种低调的精湛设计能给玩家带来满足感,是一款 80 小时内容驱动型角色扮演游戏永远无法企及的。然而,也正是这种缺乏噱头的特点,可能使其无法获得应有的认可。

《改善Kaizen: A Factory Story》
《改善》带来的 “实时锻炼大脑” 的体验或许并不令人意外。但真正让它脱颖而出的是其主题:大规模生产,以及当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物品都诞生于传送带时,我们所失去的东西。大多数游戏不会触及如此严肃的主题,能像《改善》这样巧妙而优雅地呈现的更是寥寥无几。

《星之侵略者StarVaders》
我可以用一堆时髦词汇来形容它,让《星之侵略者》听起来像是精心算计的产物:“一款融合《陷阵之志》与《太空侵略者》玩法的牌组构建类肉鸽游戏”。我也可以告诉你,这款以机甲为核心的游戏在 Steam 上获得了极高的好评率,页面上满是狂热的评价。但我还想指出的是,开发商 Joystick Ventures 在 YouTube 上仅有区区 70 名粉丝,而《星之侵略者》是他们的首款作品。
《星之侵略者》的公告预告片仅获得了 1.1 万次观看,这款游戏在 2025 年无疑尚未获得应有的赞誉。在 2025 年制作一款肉鸽游戏并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绝非易事。

《兜虫公园Kabuto Park》
我甚至不确定该将《兜虫公园》归入哪一类。Steam 将这款甲虫收集类游戏笼统地标记为 “休闲游戏”,让它听起来像是《糖果粉碎传奇》之类的作品。我能给出的最佳描述是:它融合了你童年夏天那种充满无限可能的感觉,再加上更贴近现实的《宝可梦》收集体验。就像任何美好的夏天一样,《兜虫公园》在你意识到之前就结束了 —— 不幸的是,这也意味着很少有人会给予它应有的赞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