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 TGA 定于 12 月 11 日举办,本届奖项归属悬念十足。此前被认为将主导今年奖项的《侠盗猎车手 6》已延期至 2026 年发售,这本该让这场有 “游戏界奥斯卡” 之称的顶级颁奖礼中,“年度游戏”的竞争变得更难预测。
TGA 的投票团由全球范围内众多游戏媒体组成,玩家投票占比 10%。判断一款游戏能否在 “年度游戏” 类别中表现出色,有几个关键指标:Metacritic 评分必须高(最好超过 90 分);角色扮演游戏和动作冒险游戏更受青睐,叙事元素出色的作品也占优势;独立游戏和多人游戏相较于 3A 单机冒险游戏,更难获得认可。
下文将列出我们对 2025 年 “年度游戏” 6 个提名席位的预测(TGA 每年提名 6 款游戏)。与电影行业不同 —— 电影作品的质量和潜力往往提前可知,而一款视频游戏的影响力和品质,只有在正式发售后才能真正显现。因此,本次预测名单仅包含已发售的游戏。随着年内新游戏的推出,我们将持续更新排名,同时也会列出一些可能在后续登场的潜在竞争者,以及 2025 年 “年度游戏” 角逐中的黑马选手。
年度游戏领跑者
1. 《33号远征队》(Clair Obscur: Expedition 33)

获奖可能性:作为一款广受好评的角色扮演游戏,它兼具出色的叙事、精湛的演出、深刻的主题内涵与极强的可玩性,制作水准精良且画面亮眼 —— 这些特质完全符合 “年度游戏” 的获奖标准。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款作品出自规模相对较小的新晋工作室 Sandfall Interactive 之手,这一 “黑马出身” 更添其吸引力。2024 年,风格类似的《暗喻幻想》(Metaphor: ReFantazio)已展现出强劲竞争力,而《33号远征队》的表现更难被超越。
劣势:尽管游戏取得了小范围成功,但要维持 “年度游戏” 的讨论热度超过 6 个月,仍需更多玩家(尤其是评论界群体)体验。Xbox Game Pass或许能助力其扩大受众,但它的影响力真的足以支撑其夺冠吗?
《33号远征队》是一款 “无短板” 的完整作品,目前仍有大量玩家在体验并讨论它,预测市场也压倒性地看好其获奖前景,榜首位置十分稳固。
2. 《空洞骑士:丝之歌》(Hollow Knight: Silksong)

获奖可能性:这款由 Team Cherry 开发、让玩家苦等多年的作品,是 2017 年独立佳作《空洞骑士》的续作,极有可能在 TGA 上斩获佳绩。部分原因在于,初代《空洞骑士》当年并未在 TGA 获得太多关注,评委或许会希望通过表彰续作来 “弥补遗憾”。媒体(多数)对本作赞不绝口,销量也极为可观,其发售本身更是引发了持续数周的热议,成为现象级事件。
劣势:《丝之歌》的难度极高,这不仅导致部分媒体评价出现分歧,更可能让评委团意见不一 —— 毕竟评委团不仅包括那些为了评测而硬着头皮通关的媒体人,还涵盖其他群体。许多玩家因难度过高而放弃游戏,或对其感到挫败,围绕游戏的舆论也存在一定争议。
2025 年尚无其他游戏能像《丝之歌》这样引发轰动,且后续也难有作品能与之匹敌。发售时的超高热度,加上游戏本身庞大的地图、神秘的世界观与高难度设定,使其始终保持高讨论度,甚至超过了《哈迪斯 2》这类知名度更高的作品。
3. 《哈迪斯 2》(Hades 2)

获奖可能性:《哈迪斯 2》是 2025 年媒体评价最高的新游戏 ——9 月脱离 “早期测试版” 正式发售后,其 Metacritic 评分为 95 分,OpenCritic 评分为 94 分。初代《哈迪斯》曾在 2020 年斩获多家媒体评选的 “年度游戏”,但在 TGA 上惜败于《最后生还者 2》(The Last of Us Part 2);对于部分评委而言,这被视为 “遗憾”,他们或许会希望通过表彰续作来 “修正” 这一结果。
劣势:《哈迪斯 2》在 “早期测试版” 阶段已上线超过一年,玩家对其内容早已熟悉;再加上它是续作,其优秀品质可能会被评委视为 “理所当然”。此外,尽管媒体和核心玩家对其评价极高,但它的大众热度并未达到同等高度。最后,作为一款 “动作肉鸽” 游戏,它与评委团偏好的游戏类型相去甚远。
《哈迪斯 2》的媒体评价已近乎完美,但部分玩家对 1.0 正式版并不满意;且相较于初代,续作的创新度不足,难以给评委带来新鲜感。相比之下,《丝之歌》的 “新颖性” 更胜一筹。
4. 《死亡搁浅2》(Death Stranding 2: On the Beach)

获奖可能性:这款作品是小岛秀夫对其 2019 年科幻史诗《死亡搁浅》的续作 —— 前作以 “穿越文明避难所之间的荒芜废墟” 为核心玩法,风格独特且颇具预见性。续作不仅规模更大,玩法也更易被玩家接受。作为一款技术层面令人惊叹、沉浸感极强且野心十足的 “中年人题材游戏”,它不仅媒体评价极佳,还由索尼发行,完全具备 “年度游戏” 热门候选的所有特质;更不用说,其制作人是目前仍活跃的最知名游戏“作者型制作人”。
劣势:相较于《33号远征队》的 “黑马故事”,《死亡搁浅 2》更像是 “行业巨头的选择”—— 即便它充满奇思妙想,也难掩其 “主流 3A” 的属性。此外,小岛秀夫与 TGA 创始人基思・基利私交甚密(曾在初代《死亡搁浅》中客串),这可能会让部分评委在投票时有所顾虑。
目前《死亡搁浅 2》在竞争中的地位未发生实质变化,但小岛制作在东京游戏展上举办的盛大周年庆典,以及新作《OD》的预告片发布,进一步提升了这位 “作者型制作人” 的声望。
5. 《大金刚:蕉力全开》(Donkey Kong Bananza)

获奖可能性:《大金刚:蕉力全开》在 Metacritic 和 OpenCritic 两大评分平台均获得 90 分以上的高分,具备参与 “年度游戏” 竞争所需的媒体支持。对于任天堂平台游戏而言,这样的高分并不意外 —— 但这反而可能成为其 “减分项”。不过,凭借 “破坏玩法” 的创新设计、“大金刚” 主角身份的回归,以及 “新主机护航作” 的定位,它比普通的马里奥系列游戏更具新鲜感,也拥有更有吸引力的 “故事性”。
劣势:面向家庭的平台跳跃类游戏,往往因 “受众低龄化” 和 “叙事单薄” 的刻板印象,在 “年度游戏” 评选中表现不佳。尽管《宇宙机器人》去年打破了这一魔咒,但同一类型游戏连续两年夺冠的可能性极低。此外,任天堂的 “高品质” 已成为业界共识,其作品的优秀往往被视为 “理所当然”,难以给评委带来惊喜。
后续推出的 DLC《大金刚岛 + 翡翠冲刺》(DK Island + Emerald Rush)评价不佳,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本作的口碑。
6. 《羊蹄山之魂》(Ghost of Yōtei)

获奖可能性:这款由 Sucker Punch 开发的武士题材续作,仿佛是为冲击 TGA 奖项 “量身打造”:它是一款技术流畅、电影感十足的开放世界动作冒险游戏,叙事野心宏大且玩法打磨精细。发行商索尼在 TGA 上向来表现出色,其前作《对马岛之魂》(Ghost of Tsushima)也曾获得提名,这些都为其加分。
劣势:《羊蹄山之魂》的媒体评分仅在 85 分左右,玩家反响也较为平淡,未能形成足以冲击 “年度游戏” 的热度。此外,索尼旗下已有另一款更具话题性的 PS5 独占游戏进入竞争行列 —— 即《死亡搁浅 2》。
《羊蹄山之魂》的 “新鲜感” 是其优势,但席位并不稳固。
黑马选手
《天国:拯救 2》(Kingdom Come: Deliverance 2):这款超写实中世纪角色扮演游戏拥有忠实粉丝群体,在欧洲尤为受欢迎 —— 而欧洲在 TGA 评委团中占比极高。其竞争力不容小觑,尤其去年《黑神话:悟空》曾在类似情况下获得提名,为其提供了参考先例。
《印第安纳・琼斯与古老之圈》(Indiana Jones and the Great Circle):MachineGames 开发的这款 “印第安纳・琼斯” 题材游戏能留在竞争行列,本身就令人意外 —— 它在 2024 年 TGA 举办前几天才发售。但它仍是许多评委的 “情怀之选”,部分原因在于,这款游戏能达到如此高的品质,本身就超出了众人预期。后续推出的 DLC《巨人教团》(The Order of Giants)或许能帮助评委记住它,尽管该 DLC 并未引发太大热度。
《怪物猎人:荒野》(Monster Hunter Wilds):卡普空旗下 “怪物猎人” 系列的最新 RPG 作品,年初发售时既获好评又创销量佳绩,一度成为 “年度游戏” 早期热门。但随着时间推移,玩家社区对其评价逐渐下滑,如今多数人认为它不如 2018 年的《怪物猎人:世界》(Monster Hunter: World)。
《蓝王子》(Blue Prince):这款风格晦涩的独立解谜游戏深受媒体和小众玩家喜爱,曾在游戏媒体圈引发短暂热潮,但可能因本地化版本不足,难以对 TGA 评委团产生足够影响。
《双影奇境》(Split Fiction):这款由 Hazelight 开发的合作冒险游戏,曾是早期 “年度游戏” 热门候选 —— 媒体评分高达 90+,且其前作《双人成行》(It Takes Two)曾斩获 TGA 年度游戏,为其奠定了良好基础。但由于 3 月就已发售,如今热度渐退,口碑也有所下滑,不过仍未完全失去竞争力。
《寂静岭 f》(Silent Hill f):科乐美旗下恐怖 IP 的 “强势回归之作”,媒体和玩家评价普遍积极;而现象级恐怖游戏往往能意外获得 “年度游戏” 提名。